请输入搜索信息:
 首页  学校工作动态  校务公开项目  校务公开制度  校务公开机构  校务公开目录  学校首页  党务公开网 
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 “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
2023-03-09 16:12  


“十四五”时期,是学校全面建成省域高水平高职院校的关键时期,也是全面开启创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新征程的关键时期。为明确学校“十四五”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建设任务和具体举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Ο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安徽教育现代化2035》《安徽省“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安徽省军民融合发展“十四五”规划》《安徽大别山革命老区“十四五”振兴发展规划》《六安市人民政府中国体育竞彩网印发六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和有关规划,在总结“十三五”建设成就和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


第一章  建设基础与发展环境

一、“十三五”时期的主要成就

“十三五”期间,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秉持“军魂育人、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主动对接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实现高水平大学建设争先进位和获批联合开展专升本办学的历史性跨越。

1、党的建设工作全面加强。以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为推手,以基层组织标准化建设为标杆,以“党建+”品牌工程为载体,基层组织生活持续规范,信息技术学院软件党支部获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电气技术学院党总支获批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师生党支部“双带头人”支部书记实现全覆盖。建立“党委-总支-支部”三级理论学习制度、重要决策部署落实制度、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制度等,形成党建引领事业发展新格局。学校获批安徽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培育院校和安徽省课程思政建设先行高校。完善全面从严治党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修订了部门、岗位权力运行清单,落实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强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廉政监督,持续保持风清气正政治生态。

2、内部治理体系持续优化。学校《章程》为统领,系统梳理校级规章制度和规范性文件,完成2018、2019和2020版制度汇编,形成了学校办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为科学推进依法办学提供了基本准则和依据。以深化综合改革为突破口,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完善了党委会、校长办公会、二级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党总支委员会议事规则,制定《校院两级管理办法》,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成立机械技术学院、电气技术学院等6个二级学院、两个教学部,完成新一轮岗位设置、干部职工竞聘等工作,学校办学活力持续释放。召开第三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工会会员大会,选举产生了二级学院首届工会委员会,二级教代会工作框架初步构建,事业发展合力作用充分发挥,进一步完善了“党委领导、院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社会参与”的内部治理体系。

3、专业和课程建设扎实推进。“双高”建设为契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施专业建设质量提升工程,形成“人才共育、标准共建、成果共享”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构建了专业、课程和人才质量等标准链,学校各类订单班、现代学徒制参与人数达30%以上,学校技能型高水平大学中期检查位列A档(位列第九)。建成国家级品牌专业群4个、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建成省级特色专业和特色高水平高职专业19个、省级现代学徒制专业1个、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持续深化“三教”改革,完成全部开设课程标准的修订汇编,实施课程行动导向的项目化教学改革103门,建有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58门,校企双元开发教材28部,全校教师开展信息化课堂教学达80%以上,学校荣获安徽省普通高校线上教学示范高校称号,在全省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中累计获奖23项,其中一等奖2项,学校荣获安徽省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最佳进步奖。

4、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健全国家、省、校三级职业技能竞赛体系,五年来我校学生参加省级及以上职业技能竞赛获得三等奖及以上312项,其中全国性竞赛项目获奖35项。实施多元合作办学,安徽国防科技职业教育集团办学活力不断增强,2019年获批省级首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实施优势专业“高精尖缺”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改革,落实1+X证书制度,学校获批教育部首批1+X证书试点院校。将德智体美劳纳入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深化体育艺术俱乐部教学改革,扎实推进劳动教育与劳动实践,五育并举人才培养体系全面形成。积极推进本科职业教育,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4个专业与皖西学院联合培养专科升本科教育,学校中职、高职、本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基本建立。人才培养供给侧与军民融合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实现专业匹配度达到95%,安徽本地就业率超过70%,近三年我校毕业生平均创业率近5%。

5、科研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产学研用平台取得重大突破,建有国家级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安徽数据与应用中心,教师获批省级以上教科研项目412项,授权专利146项,发表各类学术论文394篇,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26项,其中一等奖10项。大力推进模具研发协同中心、智控技术应用协同中心等平台技术研发服务,年均技术服务到款额2846万元。对接行业、企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坚持育训并举,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国家国防教育特色校、安徽省退役军人教育培训基地等先后落户学校,社会培训达30000多人次。学校与重庆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工程大学等合作开展继续教育,继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

6、校园文化建设特色鲜明。打造文化设施群,以“军工魂”文化广场为主题,创建多处军工文化特色景点,与园林景观交相辉映,学校多次被评为园林单位。厚植校园文化土壤,完成学校楼宇命名、校风教风学风凝练、校旗设置,校园文化视觉识别系统初步建立。丰富文化育人体系,建成开放国防教育体验馆为代表的军工特色物质文化品牌基地,持续开展“道德讲堂”和“我们的节日”品牌活动,军工育人、文化育人功能凸显。广筑文化平台,建成省、市级4个大师工作室,成立全国高校首家“新时代工匠学院”,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全面育人。近年来,中央、省、市媒体多次报道我校。学校荣膺安徽省十一届和十二届文明单位称号。

7、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实施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省级教育教学名师获得者20人、省级卓越名师获得者1人,重点专业高水平校企双专业带头人实现全覆盖。建立校企双向互聘、角色互换双师培育的长效机制,先后选送634人次到企业挂职培训,6人荣获六安市“高校教师到企业挂职优秀人才”荣誉称号。建立企业兼职教师制度,兼职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达36%。建成“焊接技术”、“数控技术”等4个省市级大师工作室。“双师型”教师比例达80.9%,校企协同双师教师队伍持续优化。

8、校园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硬件条件持续优化,新增土地面积30亩,新增教学行政用房26000平方米,新扩建校内实训室42个,建立了稳定的经费投入机制,教学运行经费投入占比52.14%,实践教学经费占教学总经费52.85%,生均仪器设备值达11000余元,教育教学等基础设施全面改善。智慧校园初步建成,优化智能化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全校地理范围内有线网络与无线网络双接入全覆盖;建成网络数据中心,优化集教学、科研、管理、校园服务、数字资源等应用为一体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实现各类校园资源和应用系统高效整合。内部质保体系高效运行,制定《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建设与运行实施方案》,建成校本诊改平台,内部质量自我保证的主体责任有效落实。

二、“十四五”时期的发展环境

“十三五”以来,学校广大师生员工主动作为、勇于攻坚,实现了学校跃居安徽高职第一方阵的历史性跨越,面对新经济、新技术、新业态的蓬勃兴起,面对新形势下党和国家赋予职业教育的高要求、新使命,面对省域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和本科层次职业院校创建的新起点,学校“十四五”改革发展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服务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前景广阔。近年来,安徽省在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军民两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等领域均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省委军民融合办支持依托学校建设军民融合发展教育基地,借助国家军民融合发展的有利政策和学校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对接安徽军民融合产业布局,打造军民融合专业集群,使基地成为军民融合高精尖缺人才培养汇集地、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应用集聚地、军民融合项目融创孵化聚合地、军工文化传承引领集结地。推动军民融合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和军民融合应用型产学研合作,发挥军民融合发展教育基地示范作用,既是当前学校参与军民融合的有效途径,也是突破自身发展瓶颈的有益实践。

建设省域高水平高职院校未来可期。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加快了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步伐,鼓励高职院校不断强化内涵建设,探索形成新时代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实践、新路径、新模式。作为安徽省技能型高水平大学A档建设单位,《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中国体育竞彩网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教育部 安徽省人民政府<推动结构优化 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共同行动方案>》等政策红利,为学校新一轮的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坚守类型教育定位,对标“双高”建设标准,聚力打造优势特色,适应技术技能人才成长多样化需求,加快建成省域高水平高职院校未来可期。

贯通职教人才培养体系大有可为。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作为安徽省首批专升本联合培养试点学校,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完善学历教育与培训并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渠道,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完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探索长学制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对接中高端产业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产业融合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新需求,加快探索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路径和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律,注重中职、高职、职本的纵向贯通、有机衔接和一体化设计,服务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国防职院大有可为。

学校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薄弱环节和亟需解决的瓶颈性问题。一是服务军民融合还需加强。在推动军民融合发展教育基地建设中还存在学习不够、视野不广、路径不清的问题,基地品牌项目建设优势特色还不突出,示范效应还不明显二是办学资源保障存在短板。经过多年努力,学校办学资源短缺虽有所缓解,但教学用房不足、师资力量短缺、办学经费不足等瓶颈问题依然存在,生源质量下降、数量不足的趋势短时期难以遏制。三是大学治理能力有待提升。推动各级组织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回应问题、协调利益、做出决策,增强总揽全局、推动改革、协调各方、依法治校能力,面临着治理能力提升的挑战。


第二章  发展思路与发展目标

一、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到二三五年,将学校建成具有军民融合特色、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本科层次职业院校。具体分三步走:2021至2025年,建成省域高水平高职院校和若干个职业教育本科专业,建成集教育、培训、展示于一体的军民融合发展教育基地;2026至2030年,创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军民融合发展教育基地示范效益全面显现,在校生达12000人;2031至2035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特色化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在校生达16000人。

二、“十四五”规划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全国教育大会、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育训并举法定职责,坚持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发展主题,将改革创新作为发展动力,将军民融合作为发展特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聚力提质培优、增值赋能,全面建成省域高水平职业院校,提升服务我省“三地一区”建设和十大新兴产业发展能力,为创建本科层次职业院校夯实基础。

(二)发展定位

1、基本办学定位:立足行业、面向区域、校企联动、特色发展。

2、办学层次定位:以职教专科为主,积极拓展职教本科专业,形成高职、职本一体化办学格局。

3、服务面向定位:以服务军民融合发展和安徽经济社会为主,辐射长三角地区。

4、专业发展定位:对接军民融合和区域支柱产业,着力做优装备制造类、电子信息类特色专业群,稳步发展财经商贸类、土木建筑类专业群。

5、人才培养定位:培养“热爱祖国、无私奉献、同心协力、追求卓越”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6、发展规模定位:全日制专科生9000人左右、本科生1000人左右,年均培训20000人次以上。

(三)基本原则

1、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要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推动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2、坚持内涵建设。内涵建设是事业发展的时代主题。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优化师资队伍,强化专业建设,提升办学质量。

3、坚持改革创新。改革创新是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要以问题为导向,改革创新工作体制机制,完善学校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优化资源配置,发挥各类办学要素的最大效益。

4、坚持全面协调。全面协调是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妥善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推动学校协调发展。

5、坚持特色发展。特色发展是事业发展的重要引擎。要注重差异化发展,进一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校园文化、社会服务等方面凝练和培育军工特色,建设军民融合发展教育基地,发挥比较优势,提升综合竞争力。

6、坚持开放办学。开放办学是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要有宽广的胸怀和开阔的视野,以各种灵活务实的方式,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推动学校高质量特色化发展。

(四)发展目标

1、总目标:全面建成安徽省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和省域高水平高职院校,为创建本科层次职业院校夯实基础,简称“两高一本”。

2、具体目标:

1)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实施领航、固本、头雁、铸魂四大工程,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建成省级“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校,新增国家级思政课教学创新团队、国家级思政课示范课堂、国家级课程思政教育案例2个以上。

2)打造高水平专业群。对接区域和军民融合产业,优化专业群布局结构,加强开放共享专业群教学资源建设,深化教材、教法改革,推动课堂革命,健全专业群可持续发展保障机制。联合举办职业教育本科专业4个以上,打造4个左右高水平高职专业群、增创国家级“课堂革命”典型案例、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国家级职业教育规划教材4个以上。

3)打造人才培养高地。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深化五育并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1+X证书制度和学分银行试点,培养产业急需、技艺高超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毕业生创业率3%以上,省内就业率、专业对口率70%以上,初次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学生、用人单位就业工作满意率达90%以上。学生在省级以上职业技能竞赛、创新创业大赛上获奖400项左右,国赛获奖50项左右。

4)打造创新服务平台。持续深化军民融合、产教融合、校地融合,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建成国家级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和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集退役军人教育培训、军民融合项目孵化、军工文化传承、国防教育于一体的省级军民融合发展教育基地;新增省级科研服务平台、实训基地、大师工作室5个以上,省级以上自然科学课题数年均10项以上,力争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以上。

5)打造高水平“双师型”队伍。“四有”标准打造数量充足、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双师型”队伍。引进50位以上有影响的技能大师和能工巧匠,专任教师总量达到450人、讲师及以上职称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超过80%。争创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以上、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国家级奖项2个以上;省级以上教学名师、优秀教学团队各5个以上、优秀创新创业团队2个以上;创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教师企业实践基地。

6)提升校企合作水平。与行业领先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社会服务、就业创业、文化传承、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深度合作,强化军民融合企业常态化联合人才培养机制建设,共建国家级示范性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鲁班工坊”1个以上,共建5个以上产业学院、5个以上技术创新中心,50%以上专业实施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

7)提升服务发展水平。聚焦高精尖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技能人才培训、技术成果推广转化、新产品研发等领域,服务安徽军民融合发展、革命老区产业转型升级、乡村振兴战略,助力学习型社会建设。实现年均培训人次达在校生规模的2倍以上,继续教育规模达在校生规模的1/2以上,新建国家级示范性职工培训基地、示范性继续教育基地和优质继续教育网络课程2个以上。

8)提升学校治理水平。健全内部治理体系,科学划分事权,按照以事定责,重构学校管理机构,按照专业群,重构学校二级学院,完善以章程为核心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优化校本标准体系,推进治理能力建设。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学术委员会、专业建设理事会、教材选用委员会等作用,深化校院两级改革、绩效分配制度改革等,增值发展动能,释放发展活力。

9)提升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新增校园土地800亩左右,通过争取国债、申请项目补助资金、银行融资等方式获得建设资金6亿元以上,按照本科层次职业学校标准进行规划编制与建设,建设集创新平台、产业孵化、人才培养和生活保障等功能于一体的军民融合发展教育基地,实现学校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以上。加强民生保障能力建设,增强师生员工的满意度、幸福感。

10)提升信息化水平。落实《职业院校数字校园规范》,加快智慧校园建设,促进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全过程,改进教学、优化管理、提升绩效。建立健全共建共享的资源认证标准和交易机制,建设国家级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学校,争创国家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

11)营造特色校园文化。弘扬“军魂育人、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完善文化育人顶层设计,重构文化育人内容体系,丰富文化育人载体平台,营造文化育人浓厚氛围。扩建校史馆、国防教育体验馆,新建军民融合职业教育体验中心,建设省级文明单位、文明校园。

第三章  主要建设任务

一、强基固本四责联动,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全面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构建党的建设、思想政治、意识形态和党风廉政建设为责任内容的“四责”联动机制,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一)举旗定向,全面推进“领航工程”

1、坚持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一是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提升党委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能力和定力。二是贯彻落实党委会、校长办公会等议事决策制度,深入推进依法、民主、科学决策。三是党委支持校长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保障学校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2、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一是突出政治标准,选好配强中层干部队伍,加强年轻干部的选拔培养使用工作力度,着力培养选拔一批40岁左右的中层干部。二是着力提升中层干部素质和能力,定期安排集中教育培训和优秀年轻干部外出交流学习。三是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全面推进任期考核和经济责任审计,确保干部廉洁从政、担当作为。

3、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一是严格落实学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责任担当,严格追责问责。二是强化思想引领,着力提升党委中心组、党总支、党支部三级理论学习质量,充分发挥学习强国、干部教育在线等学习宣传平台的引航作用。三是加强意识形态研判分析与监督管理,严格论坛和讲座等活动的审批监管,定期发布《舆情监测报告》,及时分析解决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问题,牢牢把握领导权、主动权。

(二)夯基立柱,扎实推进“固本工程”

1、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师生,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教育。二是深入实施“党建统领工程”,形成党的领导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的工作格局。三是持续开展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着力推进组织体系设置、班子队伍建设、党员教育管理、党内组织生活、工作运行机制等标准化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落实服务功能,确保党建工作有力。

2、深入开展党建品牌建设。一是持续深化“党建+”项目提质增效行动计划,不断提升党建引领事业发展能力。二是压实党建主体责任,全面落实党建工作责任清单,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同谋划、同研究、同部署、同考核,形成协同效应。三是做细做实干部联系班级、青年教师等活动,让全校党政干部走进师生,面对面解决师生的思想困惑和实际问题。

3、抓好抓实党建带群建工作。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将党建带群建工作纳入学校总体工作布局,完善党建带群建任务要求。二是完善党建带群建考核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对工建、团建、学建等群建的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作用。三是定期组织召开职代会、团代会及学代会,扎实推进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综合改革,及时研究解决工会、团委、学生会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三)争先创优,深入推进“头雁工程”

1、建设一批先进党组织。持续开展基层党组织“对标争先”和“党建领航计划”建设,深入推进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安徽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建设,遴选建设一批校级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切实发挥示范作用,高质量推进基层党建工作。

2、选树一批党员模范。一是深入开展“优秀党员”评选活动,选树一批信念坚定、敢于担当、事迹突出的优秀共产党员。二是深入开展“优秀党务工作者”评选活动,选树一批热爱党务工作、认真履责、业绩显著的基层党务工作者。

3、创建一批党员先锋示范岗。围绕管理育人、实践育人、服务育人设立 党员先锋示范岗”。每年遴选10名素质优良、业绩突出的管理能手,10名技艺精湛、师生爱戴的能工巧匠,10名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勇于创新的服务标兵,授予“党员先锋示范岗”,公开亮岗,定期评岗。

(四)立德树人,聚力实施“铸魂工程”

1、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是深入开展大学习活动,通过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不断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二是扎实开展大宣讲活动,通过全方位、系统化、靶向式宣讲,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师生的学习不断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三是持续推进大研究活动,设立专项研究课题,积极组织师生撰写学术论文,定期开展研讨交流,全面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和把握。

2、大力开展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一是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每年选拔100名以上品学兼优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二是每年定期举办“我们的节日”“道德讲堂”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教育活动,引导青年学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三是每年组建不少于10支实践服务团队,让学生入社区、走基层、进农村、赴企业,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全力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格局。一是切实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对标“六个要”和“八个相统一”要求,配齐专职思政课教师,打造思想政治理论课“金课”。二是实施《课程思政实施方案》,打造50门左右课程思政示范课,打造国家级思政课教学创新团队、国家级思政课示范课堂、国家级课程思政教育案例2个以上。三是深入开展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聚合行动”,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建成省级“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校。

4、努力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育高度融合。是修订完善学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与素质培养方案》,将职业素养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打造10门以上职业素养示范课程。二是开办“国防大讲堂”,邀请校内“头雁工作室”负责人、行业劳模、优秀毕业生等开设讲座。三是将优秀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把合作企业的价值理念、管理标准融入教学实训场所,营造浓厚的职业精神培育氛围。




专栏1  党的建设项目计划

项目1

“对标争先”建设计划:

全面开展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积极创建省级“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国家级“党建工作样板支部”,争创市级及以上“党建工作领航计划”2项以上。建设校级“党建工作标杆院系”2个、“党建工作样板支部”6个。

项目2

党建+项目提质增效计划:

实施基层党组织“党建+”项目提质增效行动计划,推进基层党建与教学科研紧密结合、协同并进,培育品牌、特色项目,形成具有示范效应的“党建+”品牌项目2个以上。

项目3

课程思政示范课培育计划:

全面推进学校课程思政改革,深入挖掘各类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机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启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示范课堂和课程思政授课比赛等系列活动,培育省级以上课程思政教学团队、教学名师10个以上,课程思政研究项目20个以上,课程思政示范课程50门以上。

二、产业驱动动态调整,打造省域高水平专业群

(一)对接产业,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1、建立健全专业群动态调整机制。围绕服务制造强省、质量强省、网络强省、交通强省、数字江淮建设要求,立足安徽十大新兴产业和军民融合产业,对接产业技术升级和新岗位需求,建立专业群设置精准对接行业产业布局、专业群建设精准融入产业发展、行业发展精准指导专业群建设、专业标准精准对接岗位标准的“四精贯通”动态调整联动机制,以提升产业链或岗位群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进一步优化专业布局,整合专业资源,对传统专业进行信息化、智能化升级改造,增加制导与控制技术、网络与通信等军工技术领域专业方向,新办集成电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十大新兴产业急需专业,破除内部壁垒,发挥专业集聚效应和服务功能,以国家骨干专业和省级特色优势专业为核心,组群建设智能制造(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智能控制(机电一体化技术)、新能源汽车(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大数据技术、数字商务和智能建造等6大专业群。

2、建立健全专业群可持续发展保障机制。成立校企合作专业群建设理事会,实施专业群建设带头人负责制,整合专业群资源,促使群内各专业优势互补、互联互通,优化共享的教学资源建设。科学定位专业群的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专业群的专业设置,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深化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建立专业群质量标准体系,通过常态化诊改工作运行,及时预警、反馈问题并持续改进。引入第三方权威评价机构,开展行业企业人才需求分析和用人评价,确保专业群建设紧密对接产业发展,每年向社会公开发布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和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自评报告等,主动接受社会、行业企业、用人单位的监督,保障专业群可持续发展。

(二)彰显特色,打造高水平特色专业群

1、打造支撑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高水平专业群。面向智能制造、预警探测、信息对抗等军民融合产业,大力加强国防军工特色专业建设,对接产业链打造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技术两个军地两用特色专业群,实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逐步实现从“对接产业、服务产业”向“支撑产业、引领产业”转变。对接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需求,打造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大数据技术两个高水平专业群,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保障。

2、加强高水平专业群内涵建设。对接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校企共同研制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围绕强化基础、专业融合、应用与实践能力培养、素质拓展等方面,以课程模块化方式,优化“基础分层—专业分类—实践应用—素质拓展”多维的专业群课程体系。基于工作知识开发与技能创新,构建专业群专业共享课程平台,分析行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典型工作过程,开发工作知识,重组教学内容,完善课程标准、开发课程资源,新增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国家级职业教育规划教材4个以上。主动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需求,校企共建开放共享实践教学基地。深化“三教”改革,提升教师服务区域产业发展能力,促进专业群教学团队转型为教学科研并重,实现团队混编,技术平台共建共享。开展翻转课堂、项目教学、情景教学、模块化教学、混合式教学等多样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改革,推动课堂革命。

(三)贯通体系,创建职业教育本科专业

1、强化专升本联合培养本科专业建设。对接中高端产业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产业融合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新需求,加快探索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路径和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律,注重中等职业教育、专科层次职业教育、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纵向贯通、有机衔接和一体化设计,加强与皖西学院等应用型本科院校合作,建立本科层次人才培养工作协调保障机制,集中优势资源围绕职业教育本科办学定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学生管理等方面开展系统研究和实践,办好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网络工程、汽车服务工程等专升本专业,积极扩大专升本专业规模,提升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办学能力。

2、积极申办长学制职业教育本科专业。对标《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制定《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办学工作方案》,实施优势专业申办本科达标创建工程,尽快补齐教师队伍、技术研发与社会服务等短板弱项,积极申办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汽车工程技术、网络工程技术等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实现本科在校生规模1000人以上。


专栏2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计划

项目1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计划: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群组群逻辑是面向军工高端装备制造业,以“工程对象相同、技术领域相通、资源共享度高、岗位集群相近”为原则,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对应军工装备加工制造、精密装配链环,省级特色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对应工艺设计链环,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数控技术专业对应智能控制、精密加工链环,实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

项目2

机电一体化技术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计划:

机电一体化专业群组群逻辑是面向智能制造全集成智能化控制系统,其中船舶电气技术侧重于现场层、智能仪表、智能设备的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侧重于运行层与控制层的电气类控制、过程控制,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侧重于运行层与控制层的数控系统、自动线的控制、工业机器人使用,工业机器人和物联网技术(智能家居)专业在涵盖各层的基础应用,侧重于层间与层内的网络通信和管理层的MES、网络控制等应用。

项目3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计划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群组群逻辑是面向汽车和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主要对接车身、零部件制造、加工、整车生产安装、装配、调试、性能检测等岗位,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主要对接新能源整车检测维修、性能检测、“三电”(电池、电机、电控)试验与维护等核心岗位,汽车智能技术专业主要对接智能网联汽车及控制产品研发、安装调试、参数标定,车联网管理技术员等核心岗位,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主要对接整车销售、保险理赔、二手车鉴定评估、查勘定损等核心岗位,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主要对接汽车机电维修、汽车保养美容装饰、汽车涂装、钣金修复、汽车售后服务接待等核心岗位。

项目4

大数据技术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计划:

大数据技术专业群组群逻辑是面向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以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为核心,聚合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等传统专业和云计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新兴专业组成专业群,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主要面向基础数据通信和运维领域,大数据和云计算专业主要面向大数据处理与分析领域,软件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主要面向大数据可视化与应用领域。

项目5

职业教育本科专业达标创建计划:

按照《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制订学校《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达标创建实施方案》,落实倾斜政策,推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汽车工程技术、网络工程技术4个优势特色专业加强科研平台、实训基地、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申创办职教本科专业。

三、德技并修五育并举,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

(一)坚持思政引领,构建“五一合力”立德树人体系。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劳动为要,全面发展,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五一合力”立德树人体系。锚定一个目标任务。即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为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培训一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打造一支过硬队伍。即建设一支具有“四有”(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六要”(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构建一个工作格局。即构建政治统领、思想引领、三全育人、五育并举、科学考核、制度保障等“六位一体”的大思政格局。实施一批项目工程。即分年度(或跨年度)实施一批思想政治工作的项目工程,作为合力推进思政工作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催生一流办学成果,即通过提升学校综合办学实力,催生一批一流办学成果。

(二)坚持五育并举,深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中,扎实推进“三全育人”和“十大育人体系”建设,持续完善德智体美劳育人体系,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推进德育铸魂、智育提质、体育融合、美育熏陶、劳育促进五大行动,持续深化体育、美育、劳育改革。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按照“以学生为本、校企双主体融合、分类培养”的育人思路,从学院、专业群、专业三个层面,创新构建“双主体(校企协同育人)、全过程(人才培养各环节)、五融合(生产任务与教学任务融合、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融合、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融合、专业教师与企业师傅融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三)深化校企合作,全面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坚持“学生中心、德技并修、校企双育、工学结合”,持续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将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接轨,高水平专业群在校学生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获取率达到100%;扩大行业急需专业的学徒制试点范围,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不断完善与之配套的教学质量标准与日常运行制度;对接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重构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校企共同优化专业教学标准、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和顶岗实习标准,将产业中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坚持育训结合,夯实学生可持续发展基础,不断拓展学生的就业创业本领,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

(四)弘扬工匠精神,培养德技双馨技术技能人才。创新教育组织形态,将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依托新时代工匠学院,引入企业高水平技术技能人员,实施技能大师、大国工匠进课堂,设立“技能大师、能工巧匠”工作室,组建技术技能创新团队,实施“卓越工匠”工程,建立卓越人才选拔培养机制,针对产业高端需求,组建“卓越工匠”班,传绝技、带高徒,推动技能大师实践经验及技术技能创新成果加速传承和推广,着力培养一批产业急需、技艺高超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持续营造学校工匠精神文化环境氛围,不断培养学生严谨专注、敬业专业、精益求精、守正创新和追求卓越的品质。完善“院、校、省、国家”四级技能大赛机制,实现学生在省级以上职业技能竞赛、创新创业大赛上获奖400项左右,国赛获奖50项左右。

(五)坚持因材施教,探索多元人才培养路径。探索以学分制为基础的弹性学制改革,设立学校学分银行管理中心,建立一套完善的学分认定、积累、转换等制度和标准体系,将在线学习、创新创业、社会实践、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体现能力和资格的学习成果转化成相应的学分。组建院校间学分认定联盟,实施以课程为基础的学分认定和转换。探索面向社会学习者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学分认定积累制度。积极响应国家“百万”扩招,根据生源多元化实际状况,面对职业农民、农民工、退役军人、下岗职工等不同群体,按照因材施教、分类教学,定制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等人才培养模式,实施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和管理方式,编写特色教材,改革考核评价方式等,满足不同人才培养需求,探索多元人才培养路径。


专栏3  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计划

项目1

德育铸魂行动

加强“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成果运用,系统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组织开展时代楷模、道德模范、大国工匠、江淮工匠进校园等多种形式的德育活动。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和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

项目2

智育提质行动

全面贯彻国家专业教学标准、顶岗实习标准、实训条件建设标准等,全面推进X证书融入专业课程体系,深入开展学分银行、课堂革命等,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全面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工作,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夯实学生可持续发展基础。

项目3

体教融合行动

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强化对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测评,全面提升体测优秀率、通过率,持续深化体育艺术俱乐部制教育教学改革,开展好阳光晨跑、学校“国防杯”篮球赛、田径运动会、羽毛球赛、乒乓球赛等特色体育项目,让每位学生掌握1项以上运动技能,并在体育运动中练就强壮体魄、增强心理素质。      

项目4

美育熏陶行动

将美育课列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深入推进艺术俱乐部制教学改革,成立文学俱乐部、书画俱乐部、摄影俱乐部等艺术俱乐部,帮助学生掌握1项以上艺术技能、会唱主旋律歌曲。广泛教学、训练、比赛、讲座等美育活动,开展高雅艺术、戏曲、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等活动。

项目5

劳动促进行动

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设置劳动教育课程,加强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实训、就业创业、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等人才培养环节的有机结合,加强劳动精神学习宣传,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分类开展日常生活劳动教育、专业生产劳动实践、服务性劳动实践等劳动实践活动,推动校内劳动多样化,使学生与普通劳动者一起经历劳动过程,感悟劳动价值。

四、多方聚力协同创新,打造创新服务平台

(一)立足融合需求,打造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教育基地

1、全面加强军民融合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坚持军民融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聚焦智能制造、预警探测、信息对抗等军民融合产业人才需求,建设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等军民融合产业学院;推动产业学院办学体制创新,探索采用“厂中院”模式在军民融合产业聚集区共建产业学院,推动形成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和规模效应。大力加强国防军工特色专业建设,打造军地两用特色专业群,全面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动形成校企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命运共同体,培养军地两用人才。支持国防军工科技创新团队、高水平专业教学团队、博士人才引进,吸引中国体育竞彩网优秀人才投身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着力培养一批工程领域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和教学名师,全面推进国防科技工业知识产权归属和收益分配等政策落地见效。

2、持续推进军民两用技术研发转化应用。集聚军民融合发展资源,推进军民融合信息共享、技术共用。定期举办技术成果展览会、技术应用论坛等活动,面向“民参军”企业开展军民两用技术智库咨询,贯通区域“军转民”、“民参军”供需信息渠道,联合军队院校及军工企业,搭建军民两用技术转化平台,推进军民两用技术的转化与孵化,支持军工科研成果向军民融合型企业转移。贯彻落实推进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三重一制”建设的实施意见,联合科研院所、军民融合企业在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共建集技术创新、科技攻关、成果转化、项目培育等多功能于一体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深度对接军工单位、军民融合型企业,与省市政府、军队院校、军民融合型企业、金融机构等深度合作,建设集项目创业、企业孵化、军地对接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孵化中心。

3、着力推进军民融合工匠人才、退役军人教育培训。强化与区域军民融合领军企业的紧密合作,成立电装、焊接等工种专业技术委员会,开展大国(江淮)工匠绝技绝活技能技艺研究,开展军民融合领域大国工匠、技能大师绝技、绝活技术工艺标准化研究,编制区域军工焊接、电装技术工艺标准,开发信息化、模块化网络(MOOC)课程资源,探索建立共建共享平台资源认证和交易机制,面向军民融合行业企业开展高精尖缺技能人才培训,推动大国工匠技能技艺传承与推广。深入开展退役军人学历教育,创新退役军人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分类教学、分类管理,创新教学组织方式,实行工学交替,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积极争取省市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支持,开展退役军人技能培训,支持取得多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推动其高质量就业、高起点创业;建好省级退役军人培训基地。

4、持续推动成果展示与文化传承。高标准谋划建设军民融合成果展示中心,系统展示我国军民融合发展背景、发展方式、战略意义、体系建设、产业模式、发展现状等建设发展情况和我省军民融合发展实践成果,营造军民融合发展的良好环境。传承两弹一星、载人航天精神,深入挖掘国防教育、军工精神、三线精神等实质内涵,开展三线建设精神、军工企业文化、军工特色核心价值观等的研究,建设融军工文化、传统文化、红色教育为一体的“军工文化教育基地”;系统构建军事理论课、军事训练、国防教育大讲堂、国防教育实践活动等国防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开发国防教育、军工教育、军民融合职业体验课程,广泛开展社会化教育培训。

(二)强化多方协同,打造国家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

1、健全职业教育集团运行机制。建立和完善集团内部治理结构和决策机制,聚力搭建集团办学平台载体,积极开展集团办学品牌活动,提升内部聚集能力,促进集团成员的深度合作和协同发展,努力形成企业、学校、行业、社会协同推进融合发展格局,发挥资源的集聚效应、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让产教融合、多元合作真正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就业的“稳定器”、人才红利的“催化器”和推动发展的“加速器”

2、提升职业教育集团服务能力。紧密对接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建设和《安徽省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行动计划》等战略发展需求,紧密对接高端制造业、新能源汽车、航空、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布局,加大校企、校校合作力度,推动形成一批紧密合作、产学研结合的校企、校校合作共同体,以技术技能传承、积累与创新为纽带,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优势专业群为龙头,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与行业产业需求侧要素全方位深度融合,实现专业链、人才链、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大幅提升集团的人才培养水平、经济贡献份额和协同发展能力。

3、优化职业教育集团发展环境。加强与省市有关部门的协调联系,完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政策支持,在校企合作、招生就业、对口支援、经费投入等方面积极争取有力政策,开展体制机制改革、招生招工一体化、培养模式创新等探索实践,紧盯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的国家级示范职业教育集团创建、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打造、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等等国家级重点项目建设,全力以赴争取国家级标志性成果,推动形成集团化办学样板和标杆,为深入开展集团化办学营造良好的环境。

(三)深化产教融合,打造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强与区域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领域优质企业的深度合作,以“场地及设施设备按照企业生产经营要求配置、具有真实的职业环境,设施设备能满足综合性项目生产性实习实训需要、设备技术参数应达到专业领域企业现场设备中等以上水平,同一项目能够同时满足50人以上实习实训和培训需要”的要求,校企共建集“教育教学-科技研发-技术服务-技能培训-定岗生产-素质陶冶-创业孵化”于一体的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基地,确保所有专业达到国家规定的实验(实训)室装配标准。

(四)深化校地合作,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

强化“产学研”平台建设,校企共建电气与控制设计所、数字化工厂研究所、智能制造研究所、模具设计研究所等技术工艺研发平台和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数据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进一步推进产学研融合。以现有国家级和省级基地为依托,主动对接区域和行业发展战略,瞄准行业和区域主导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在先进制造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物联网技术、信息技术等方面,打造省级创新平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围绕科研项目研究、技术工艺改良、新产品研发及专利项目申报等,打通应用开发、成果转移与产业化链条,形成持续的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能力,年均技术服务与培训到账经费达1000万元以上。


专栏4  创新服务平台建设计划

项目1

军民融合教育基地建设

分两步走建成在全国具有示范、引领效应的集教育、培训、展示于一体的军民融合教育基地。到2023年,建成“以服务双创为宗旨、以服务军民融合产业为重点,集人才培养、社会培训、技术服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总建筑面积23158平方米),重点推动军民融合产业学院、新时代工匠学院、退役军人教育培训基地等品牌项目建设。到2027年,新征教育用地800亩,建设集教育、培训、展示于一体的军民融合教育园(总建筑面积不少于10万平方米),重点推动士官培养学院、军民融合技术创新中心、军民融合项目孵化中心、军民融合成果展示中心、军工文化研究与传承基地等品牌项目建设。

项目2

国家级示范职教集团创建

充分发挥中高职衔接工作委员会职能,推进中高本合作办学一体化办学,中职、高职、本科合作院校稳定在10所以上,每届合作学生人数在1000人以上;充分发挥校企协同创新工作委员会职能,整合集团校企协同创新资源,共建产业学院5个以上、技术创新中心6个以上,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企业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规模持续增大,形成校企合作紧密的命运共同体;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为集团内成员“走出去、引进来”搭建平台,推动职教集团实体化运作,全面建成国家级示范职教集团。

项目3

产教融合平台建设

完善国家数控技术实训基地、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实训基地等基地功能,建设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训平台;加强校企共建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建成集“教育教学-科技研发-技术服务-技能培训-定岗生产-素质陶冶-创业孵化”于一体的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基地;深入推进引企入校、以校融企改革,加大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校外跟岗、顶岗实习基地建设,形成服务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实训基地保障。

项目4

技术技能创新平台建设

优化智能控制研究所、智能制造中心、模具设计中心等技术工艺研发平台和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数据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供给服务能力,打造高水平技术技能服务平台;依托科研项目及发明专利,打通应用开发、成果转移与产业化链条,形成持续的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能力,建成高水平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加大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加大双师型结构化教师队伍建设,建好高水平教师团队、教学名师、技能大师工作室。构建国家、省、校三级技能竞赛机制,培育高水平技能竞赛团队,形成高水平技能竞赛项目平台。

五、师德引领多措并举,打造高水平“双师型”队伍

(一)开展“树德”工程,培育师德高尚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1、扎实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全面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育德育人能力,引导教师坚持“四个相统一”,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四个引路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开展师德师风教育,举办优秀师德标兵、行业企业能工巧匠进校园活动,大兴学习师德楷模之风,大兴学习工匠精神之风,教育广大教师以工匠精神为道德标杆,坚定职业信仰,牢记育人使命。大力宣传身边的师德典型,充分发挥优秀示范作用。

2、全面落实师德第一标准。全面落实《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实施细则》,严格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明确思想政治、行为规范、学术道德等方面的要求,将师德师风标准严格落实到日常管理、绩效考核中。落实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实行选人用人、评奖评优、职称评聘等工作的师德师风问题一票否决制。

(二)实施“培优”计划,培养业务精湛的专业化教师队伍

1、实施“双师型”教师素质提升计划。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设,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和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实行专任教师下企业全员轮训制度,每年至少选派60名专任教师进入企业参加岗位实践,其他教师合理安排时间,确保每年在企业或实训基地实践超过1个月;推行校企双导师制培养模式,为青年教师安排企业导师,提升工程实践经验和实践教学能力;鼓励教师参加专业职业资格考试,特别是参加1+X证书的培训与考核,提高技能水平。确保讲师及以上职称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超过80%。

2、实施教职工能力提升培训计划。健全培训体系,提升教职工业务水平。开展好新教师入职培训,落实《新进职工入职培养办法》《青年教师导师制实施办法》,帮助新教师快速适应岗位需求,发挥好优秀教师传帮带作用。完善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机制,落实培训计划,选派教师参加学历进修、国内外访学、省培、国培、师德师风培训及信息化教学等专项培训。加强管理服务人员能力提升培训,开展中层干部、党务干部、管理人员等专题培训工作,提升职工能力水平。加强与国外大学合作,选派一批优秀的专业带头(负责)人、骨干教师开展研修,拓宽教师国际化视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国际化水平。落实校内高层次人才奖励及学历提升支持措施,鼓励在岗教师攻读在职硕士、博士研究生学位。

3、开展教学名师培育计划。以省校级教学名师遴选培养为基础,着力提高教学名师教育理论水平和实践创新能力。每年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国内外职业教育培训活动,参加新技术培训和研发工作,提升职业教育理论素养,拓展教学名师国际视野,掌握企业生产一线前沿技术。支持教学名师开设公开课、示范课,承担专业、课程和教材建设方面的教改项目。支持教学名师在行业院校推广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主持或参与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标准制定工作。支持校级教学名师参加各级政府、行指委举办的名师遴选,新增省级及以上教学名师5人,建设5个名师、技能大师工作室。通过师德引领、技术规范、功夫到家等“工匠精神”培育,充分发挥“双师型”名师在团队实践能力和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4、开展高水平专业群带头人培养计划。制订专业(群)带头人培养制度,每个专业群明确1-2名带头人,带头人均由学校和个人共同制订培养计划,由校院两级督促培养对象按计划完成任务。学校为专业群带头人的培养提供职业教育理论实践和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等方面的国内外培训研修机会。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理论+实践等多种方式,实现带头人的应用研发能力、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在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拥有较大的影响力,成为全面了解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行业技术发展趋势,掌握企业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带头人。培养行业有权威、国内有影响的专业群带头人5人。

5、实施国家级教育教学创新团队创建计划。充分发挥教学名师对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带动作用,以各级名师为带头人建设结构化教学创新团队,建立教学发展共同体,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开发教学资源,改进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显著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形成在省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的教学成果,打造高素质“双师型”的国家级教育教学创新团队。

(三)开展“引智”工程,建设结构合理满足需要的教师队伍

1、加大教师引进工作力度。创新人才招聘方式,制订《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办法》,实施“引智聚优”计划,吸引一批双一流高校应届硕士毕业生、国内优秀博士研究生和企业技术技能大师来校工作,实现十四五末学校专任教师总量达到450人,专任教师硕士学位比例超过50%。

2、引育卓越技术技能大师。设置技术专家岗位,以校企双聘、项目式柔性聘用等系列措施,实现柔性引进和培养行业杰出技术技能大师50人,建设产业导师工作室(站)5 个。鼓励和支持具备一定条件的教师到企业兼职,受聘担任企业技术顾问或兼职员工,参与企业技术研发,全面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和应用技术水平,实现校企共同培养为企业攻克技术难关的“技术技能”型教师,建设2个教师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聚焦智能制造相关技术领域,实施“现代产业导师特聘岗位计划”,每年聘任10名以上智能制造行业龙头企业技术带头人来校兼任产业导师。成立产业导师工作室,支持产业教授带领科技创新团队围绕智能制造关键核心技术,以项目为载体进行科技研发和工艺革新。

(四)开展制度改革,建设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1、深化考核评价制度改革。实施教师多元考核评价制度,把握师德为先、教学为要、科研为基、发展为本的基本要求,根据不同类型教师的岗位职责和工作特点,制定不同教师任职资格标准。开展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考核改革,分类设置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完善多元化的评价方法,突出教学效果改革,引导教师不断提升教学质量。落实教师考核评价改革,鼓励各教学单位根据分类、分学科设置教师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完善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引导教师集中精力投身于教学改革、社会服务等工作。

2、实施薪酬体系改革制度。制订薪酬体系改革方案,对不同类型教师采用不同的保障和激励措施。提高考核绩效比例,建立以业绩贡献和能力水平为导向、以目标管理和目标考核为重点的绩效工资动态调整机制,明确教师管理和考核目标,激发教师活力,统筹推进各项工作。依法保障教师对学生实施教育、管理的权利。落实教师开展技术服务、社会培训以及依法取得的科技成果转化奖励等收入不纳入绩效工资有关要求,切实发挥收入分配政策的激励导向作用。

3、深化职称自主评审制度改革。根据学校发展要求和高职教师发展规律,建立“低职高聘”的过渡性职称评审政策。建立健全学校自主聘任兼职教师的管理办法,设置流动岗位,通过柔性聘用、项目式聘用推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来校任职,制订流动岗位的职责范围,推动固定岗和流动岗相结合、短聘和长聘相结合的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健全流转退出机制。十四五末各类正高职称教师不少于30人,兼职教师不低于25%。

4、营造尊师重教浓郁氛围。开展教师入职宣誓仪式、教师节评优评先、“从教三十年教师”表彰、老教师荣退仪式等活动,营造尊师重教浓郁氛围,不断增强教师职业使命感、荣誉感、获得感。加强教师的教学权利保障,依法保障教师对学生实施教育、管理的权利。


专栏5  高水平“双师型”队伍建设计划

项目1

引智聚优计划

加大教师引进工作力度,实施“引智聚优”计划,制订《高层次人才、柔性人才引进与培养办法》,吸引一批双一流高校应届硕士毕业生、国内优秀博士研究生和企业技术技能大师来校工作;落实校内高层次人才奖励及学历提升支持措施,鼓励在岗教师攻读在职硕士、博士研究生学位,提升专任教师硕士、博士比例;制订积分制教师分层培养、分类考核评价等制度,激发教师工作活力,形成教师各展所长、奋发向上的工作氛围。十四五末学校专任教师总量达到450人,专任教师硕士学位比例超过50%,各类正高职称教师不少于30人,兼职教师不低于25%。

项目2

名师大匠引育计划

加大省级教学名师、教坛新秀的培养,择优遴选培育国家级教学名师;设置技术专家岗位,引进和培养行业杰出技术技能大师50人,建设大师工作室(站)5个,建设2个教师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成立产业教授工作室,每年聘任10名以上智能制造行业龙头企业技术带头人来校兼任产业教授;加强专业“双带头人”培养,培养行业有权威、国内有影响的专业群带头人5人。

项目3

“双师型”教师素质提升计划

实行专任教师下企业全员轮训制度,每年至少选派60名专任教师进入企业参加岗位实践;采用导师制、挂职锻炼、教学能力竞赛、实践能力测评等方式,加强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技术研发和社会服务能力培养;对接 1+X 证书制度和行动导向的模块化教学改革需求,实施适应职业技能等级培训要求的教师分级培训模式,培育一批具备职业技术等级证书培训能力的教师。

项目4

教学团队建设计划

鼓励教师组建跨专业科研团队、课程团队、服务团队等,推进省级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全面加强自身建设,深化专业建设改革,建设模块化课程,实施模块化教学,加强建设成效考核,择优遴选培育1个高素质“双师型”的国家级教育教学创新团队。

六、互利双赢共生发展,提升校企合作水平

(一)做实产教融合,实现产业学院共建共享实体运作

吸引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与产教融合型企业共建产业学院5个以上,“引企入教”,共建共享一批校内企业工作室、实验室、创新基地、实践基地,推进企业技能培训工作站和示范性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建设,实现人力资源、数据资源、项目资源、场地设施共建共享。强化实践场所企业情境升级,实施实训室职场化改造,实现学校实训室职场化改造完成率达到80%以上。

(二)做精产教协同,校企“双元”实施学徒制培养

面向真实环境,实施学徒制培养模式。校企双元共建一流的共享型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适应行业领先企业技术创新与进步。在人才培养、师资建设、环境模拟等方面按照真实环境改造,通过学校与企业、专业群与企业、专业与企业等多层次开展深度合作,实施学徒制试点,开展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共同开发教材、课程等。校企共建共享,建设1个国家级教学资源库。校企共同面向学生订单班、新员工培训、在职员工委托培养、走出去企业本土化员工培养等多种形式主动实施新型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供需对接和培养培训流程再造,推动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相适应。校企重塑专业建设规划、优化专业建设流程、完善专业建设保障体系。

(三)互利双赢,建成“校企命运共同体”典范。积极融入安徽“三地一区”和六安“一区四地一屏障”建设,校企共建技术研发中心、施工工程中心、协同创新中心等,解决技术难题50项以上。通过动态调整机制,设置与军民融合产业链高度契合的智能制造等专业,实现区域性、深层次的产教融合,保证了学生能够满足军民融合企业发展的需要。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建成校企互利双赢机制,提高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解决技术难题10项/年,科研成果转化5项/年,获得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8000个/年。

七、坚持育训并举,提升社会服务水平

(一)服务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

以服务军民融合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聚焦高精尖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技能人才培训等领域,着力培养思想品德好、专业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联合行业企业面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建筑新技术应用、智能建筑、智慧城市等领域,大力开展新技术技能培训,促进企业职工岗位技术技能水平提升,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新建国家级示范性职工培训基地,实现年均培训人次达在校生规模的2倍以上。

(二)满足终身学习需求,建设社区与继续教育平台

与相关应用型高校合作,面向社会搭建包含专科、本科、研究生在内,不同层次、不同学历类型的进阶式继续教育学历提升服务体系,构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立交桥”;根据企业职工工作需求,提供定制化的职业继续教育培训服务,助力企业职工职业生涯发展;引进成人学历教育管理平台,开发网络课程资源,加强学历教育的管理,稳定学历函授教育年招生规模;通过开展先进文化、科普知识、创新创业主题活动,与基层政府共同遴选社区教育活动品牌,不断提升社区教育水准与质量;拓展社区教育内容与形式,着力提高社区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构建全员性、全程性社区教育新格局,助力打造学习型社区。新建示范性继续教育基地、社区教育示范基地、优质继续教育网络课程2个以上。

(三)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建设国家级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

依托国家级校企共建信息安全与管理“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积极承担国家级、省级和市级中高职师资培训项目,主动承接兄弟院校委托开展的各类职教师资培训和干部培训,以提升参培学员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以提升学员职业教育执教能力、资源整合能力为手段,科学设置培训内容,建设强有力的培训教师队伍,确保培训效果。

(四)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农村电商培训基地

政、行、校、企等多方联动,汇聚电商人才培养资源,共建农村电商培训基地,培训农村电商技能人才,破解新时期农村电商技能人才紧缺的困境,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面向返乡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聚焦本地特色农产品、民间工艺品线上销售,开展电商运营、网店建设、商品营销策划等实用性电商技术培训,使其掌握开店、铺货、美化店铺、销售、推广及售后服务等流程,培养其成为农村电商的“全能手”。

(五)服务重点人群,建设就业创业培训基地

服务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积极开发面向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去产能分流职工、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残疾人等重点人群的就业创业培训项目。积极承担春潮行动、雨露计划、求学圆梦计划等政府组织的和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开展的培训任务。开发具有专业特色的创业课程,建设创业孵化器,对自谋职业和具有创业意向的参训人员进行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能力等方面的培训。

八、章程引领体系支撑,提升学校治理水平

(一)以章程为统领,完善学校制度体系

依据学校《章程》,全面梳理现行校级规章制度和规范性文件,以促进人的发展为主要出发点,开展新一轮学校制度废、改、立工作,完善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教育教学、科技研发、社会服务、资产财务、人事管理、服务保障、民主监督等领域基本制度及相关具体制度,形成以章程为核心,层次清晰、内容规范的制度体系。创新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和实习管理等重点领域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服务效率,建设内控管理平台。梳理校内各级组织运行机制,健全决策机制、岗位责任制、分工协作的执行机制和过程评价监督机制。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让数据多跑路,师生少跑腿。

(二)加强多方合作,完善社会参与机制

植根行业地方,健全理事会制度,着力增强理事会的代表性和权威性,健全与理事单位之间的协商、合作机制,充分发挥行业、企业理事的作用,充分发挥理事会成员咨询、协商、审议、监督等作用构建长效机制,汇聚社会资源。拓宽社会利益相关者参与学校内部治理的途径,形成多元化投入、多元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合力支持学校发展的新格局。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邀请校外专家参与项目建设论证和产学研合作。优化校友会运行机制,以服务为基本理念,不断满足校友对母校的需求,健全校友支持学校改革发展的长效机制。

(三)坚持共商共治,完善管理监督机制

以教授治学为重点,发挥专业组织作用,完善学术委员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制度,明确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运行的程序和方式,健全双向沟通机制,形成学校内部行政权力、学术权力、监督权力相互独立,相互制衡的路径,完善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设立校级专业建设委员会和教材选用委员会,指导和促进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切实发挥专业建设委员会对专业建设的审议、咨询及决策作用,整合优质资源、优化专业布局、强化专业特色。完善协商共治模式,实现重大事项科学决策。充分保障和发挥教代会、学代会以及民主党派等组织在学校治理中的决策、审议和评议作用。加强对党外知识分子的服务和引导工作,发挥党外知识分子的参政议政、建言献策作用。建设具有民主性、互动性的多功能民主决策平台,及时收集处理治理意见,扩大信息技术在协商共治中的应用。强化信息公开,及时公开学校重大决策及实施情况,实现权力运行公开化和决策过程阳光化,营造以“民主参与、民主监督、民主决策”为代表特征的协商共治文化。

(四)优化内部治理,完善两级管理体制

优化校级管理体制机制,科学划分事权,按照以事定责,重构学校管理机构,强化以教学为中心服务意识,推进学校管理机构改革,优化管理服务机构设置,优化二级学院设置,形成有利于专业群发展的院系格局。突出全方位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转“管”为“服”,建立与现代大学制度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与服务体系。构建责任考核机制与责任追究机制,进一步明确主体责任和部门责任。提升二级学院治理能力,保障教师民主参与权利。按照“放、管、服”思路,继续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实现责权利相统一,人事权、资源配置权和事务处置权统分结合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把学院(部)建设成为充满活力的办学主体。提升学院自主决策和治理能力,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和效益。实现校院两级治理的协同互动,建立校院协同的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以党政联席会议为特征的二级学院治理模式,明确决策机制和议事程序,保障教师在学术活动和相关事务管理中的主体地位。

九、实施对标建设计划,提升基础设施保障能力

(一)实施基础保障能力建设计划

参照《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统筹协调本科职业教育办学与军民融合发展教育基地建设需要,新增校园土地800亩左右,创新融资与运营模式,采用政军行企校多元共建,深化军民融合、产教融合、校地融合、校校融合,推进形成“校区、园区、院区、社区”四位一体职业技术大学融合体,实现学校教学行政用房不少于24万平方米,实现生均占地面积不低于60平方米、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不低于30平方米、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不低于10000元、生均图书不低于100册的办学基础设施条件。调整老校区结构功能布局,形成以智能制造专业群人才培养为主体,以科研社会服务为支撑的功能布局。

(二)提升资源筹措和民生保障能力

积极争取各级财政支持,吸引社会资源,实现总体财力持续稳定增长。做大社会服务收入,建立社会及校友捐赠基金,增强对校级财力的贡献。加强民生保障能力建设,逐步建立职工待遇与事业发展相适应的调整机制,积极稳妥制订职工学习、工作、生活等各类保障政策,提升职工的获得感、归属感、满意度。加强学校公共卫生防控、健康服务工作,进一步提高维护和保障师生身心健康的能力。中国体育竞彩网关心离退休教职工实际需求,搭建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平台,充分发挥离退休教职工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大力提高食堂、宿舍、物业管理等后勤服务质量。完善师生员工特殊困难帮扶机制。


专栏6  校园基础设施建设计划

项目1

新校区建设计划:

坚持校校融合,推动形成职业专科、职业本科一体化职业技术大学校区。重点建设公共实训中心(涵盖装备制造大类、电子与信息大类、能源动力与材料大类、交通运输大类等专业基础实验实训室),图文信息中心,教师发展中心(包括名师、大师工作室、博士科研工作站、课程开发工作室、行政办公室等),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

坚持军民融合,加快建成教育培训、技术创新、项目培育、成果展示于一体的军民融合教育园区。重点建设士官培养学院,军民融合技术创新与成果展示中心(包括高分、北斗数据应用中心、航空精密零部件试验与检测中心、大国工匠技术工艺研发中心、军民融合成果展示中心、国防教育与军工文化教育体验中心等),军民融合教育培训中心(包括退役军人教育培训中心、军工保密教育培训中心等)。

坚持产教融合,培育组建紧密对接我省十大新兴产业的现代产业学院院区。优先发展新兴产业急需专业,加快专业集群建设,以群建院,重点建设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学院、集成电路产业学院、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学院、汽车产业学院、智能家电产业学院、文旅商贸产业学院等。

坚持校地融合,多元共建体育艺术、教育培训、公共生活服务交融的中国特色大学社区。重点建设集购物、餐饮、医疗、综合生活服务于一体的绿色家园社区(包括学生公寓、人才公寓、餐厅、医务室、购物中心等),校地共建公共体育中心(包括综合体育场、体育馆)、艺术活动中心、社区学院、继续教育中心等。

项目2

老校区结构功能布局调整计划

调整老校区结构功能布局,形成以智能制造专业群人才培养为主体,以科研社会服务为支撑的功能布局,建成集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科技攻关、成果转化、项目培育、社会培训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基地。

项目3

资金筹措保障计划

贯彻落实《国务院中国体育竞彩网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积极争取将学校新校区建设纳入“十四五”支持大别山革命老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重大项目,获得专项资金支持;落实国家发改委《“十四五”时期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实施方案》,全力做好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专项资金的使用工作;积极加强与省发改委、省委军民融合办有关处室的联系,争取省级职业教育、军民融合专项资金支持;推动六安市人民政府《中国体育竞彩网支持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创建本科层次职业大学,提升服务军民融合发展能力的若干措施》落地,争取地方国债与专项资金支持;加强与金融机构的紧密联系,积极争取银行贷款。

十、建立智慧校园平台,提升信息化水平

(一)升级基础设施架构,打造高效“一网一云”网络环境

1、搭建万兆主干、千兆桌面的高速网络。对接5G网络标准,实施Wi-Fi6和IPV6建设。升级网络设备,增加网络节点数,真正实现有线无线全覆盖。优化室外无线网配置,改善无线上网效果,打造高速、泛在的“多网融合”的校园网络。

2、建设可扩展的云计算中心。升级网络核心设备、服务器和存储系统,采用计算、存储、网络、安全模块化架构,全面整合资源,实现资源按需动态分配,打造并发处理能力强、数据传输速度快高性能的校园云计算中心。

(二)加强“平台群”建设,构建智能便捷信息系统支撑平台

1、建设全量校本数据中心。加强数据治理,实现数据的统一采集、归集、共享、开放和使用。推进信息技术与校园业务超融合,为数据中心实时提供教学、学习、科研、管理、生活等多维度状态数据,实现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可视化,为师生进行智能预警、自我诊断、获取服务提供数据支撑。

2、升级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级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功能,建设一个能提供动态口令、数字证书、生命特征(人脸、指纹)认证、IP地址等多种认证方式,具备数字签名、权限管理、分级管理、单点登录等多种功能的跨平台、方便实用、安全可靠的统一身份认证平台。

3、升级一卡通平台。综合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和新一代身份认证技术,整合学习、生活、消费、安防、互联网资源,搭建一个校园多部门多业务整合与共享的校园一卡通管理服务的支撑环境。实现学校大门、学生宿舍、公共场馆、实训场所等门禁管理;实现就餐、购物、洗浴等一卡通消费;实现图书借阅、物品借用、打印复印等一卡通服务。

(三)加强“应用群”建设,赋能教育教学管理与服务

1、搭建个性化学习平台。级网络教学平台,添加智能化因素,根据学生学习行为,提供个性化学习服务和针对性辅导、测验,实现因材施教。整合网络教学平台、移动学习端,融合慕课、教学资源等平台,建成提供“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环境和具有“老师针对性指导、资源个性化推送、学习智能化评价”等系统功能的智慧学习平台。

2、建设智慧学习场馆。建设智慧教室、多媒体教室,满足智慧教学需要;建设VR虚拟仿真实训基地,促进实践资源共享、提升实践教学效率和质量。建设虚拟思政馆和虚拟博物馆,为师生爱国主义教育、丰富校园文化提供支撑。实施新大楼报告厅智慧会议系统建设,为会议报告、学术交流、文艺汇演提供舒适环境和多功能服务。

3、建设“互联网+”模式的教学资源库。6个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构建从建设、应用到评价的资源开发机制,形成优质资源的集聚效应,打造资源共建共享的良性循环,建成校内与校外优质资源整合体系,为智慧教学系统提供资源支撑。

4、建设专业管理系统。全面打造集专业设置、岗位技能分析、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建设目标管理、专业评优预警为一体的专业建设管理系统,实现信息技术与专业建设的深度整合,为传统专业的转型升级和专业布局动态调整提供支撑。

5、建设升级改造应用系统。考教学诊断和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需求,设计信息系统数据库结构;按全过程管理要求设计信息系统功能;按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和自然人机互动特点设计交互界面,打造数据覆盖面广、数据质量高,系统功能强、操作直观的应用系统群。建设教务管理、学生管理、校务办公管理、财务管理的运营监管平台,提升行政管理体系的在线化比例,透明管理过程,提升管理效率。

6、建设校园智慧安防系统和能耗管理系统。重建校园安防系统,整合校园监控、消防和广播系统,实现校园安全突发事件预警功能;进行智慧能耗管理系统建设,实时采集用电用水数据,进行智慧监控、节能降耗,着力打造一个“安全、稳定、绝色、环保”的校园环境。

(四)实施“一门户”建设,构建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服务体系

1、拓展网上办事大厅功能。将网上办事大厅设计成唯一的访问接入门户(“一门户”)。本着“减环节、减材料、减跑动、减时间”宗旨,提高网上办事大厅“一网通办”服务能力。推动线上线下服务深度融合,切实做到线上线下一套业务标准、一个办理平台。持续优化、再造业务流程,提升跨部门业务协同能力和服务水平,实现线下“综合窗口”全覆盖,全面实现“一网办、一窗办、一次办”。

2、提升“网上办事大厅”移动端访问能力。打通网上办事大厅的PC端网页、手机APP、企业微信三种访问接入渠道,按照“一个服务门户,多个访问渠道”的思路,实行应用服务PC端和移动端同步推出,实现应用服务访问渠道畅通、服务内容同步。

(五)完善网络安全体系建设,为智慧校园保驾护航

1、提高网络出口网络安全保障。在学生网出口部署必要的安全设备,提高学生网出口入侵防御能力,确保信息安全。

2、提高校园网抗干扰能力。个人用户IP地址进行私有化处理,建立网络态势感知系统,检测校园内部和云环境中的威胁,提高校园网络抗干扰能力,保证网络运行快速稳定。

3、提高数据安全保障。设动态平衡、实时备份、异地容灾的云数据平台,确保数据安全;完成重要系统等保测评,落实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密码应用方案、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等制度。

十一、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营造特色校园文化

(一)坚持“军魂育人”,完善文化育人顶层设计。弘扬“军魂育人,追求卓越”办学精神,通过传承大学文化、融入区域文化、融通企业文化,精心培育军工特色校园文化。加强“军工精神”、“三线精神”的发掘、研究、保护和传播,总结提炼学校精神文化。对校园景观进行整体优化设计,建设具有鲜明军工特色的校园文化景观,形成“绿、净、亮、美”的优雅环境。完善学校形象识别系统,将学校办学理念、文化特色、制度规范等抽象概念转换为具体的形象标识,塑造出独特的学校形象。继续引进战斗机、火箭炮等军事装备,扩大军品展示规模,进一步丰富校园军工文化元素。完成《校志》、《校友风采录》编写工作。

(二)聚焦“三大素养”,优化文化育人内容体系。重视统筹引领,提升公民素养,加强协同联动,培养学生素养,深入体验实践,增强职业素养。依托安徽军工文化和皖西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广泛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培育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加强平安和谐校园建设。完善师德师风考核和激励机制,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开展学风活动月活动,加强学风建设,努力形成“勤学、善思、诚信、务实”的良好学风。

(三)升级“基地场馆”,丰富文化育人载体平台。扩建校史馆、国防教育体验馆,新建军民融合职业教育体验中心。把学校建成可面向师生和社会开放的国防教育基地,提升国民的国防意识。加强教学场所文化环境建设,发挥教学场所的文化陶冶功能。加强学生公寓的寝室文化建设,营造“洁净舒适、健康向上”的良好育人氛围。应用网络新媒体技术,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空间。把军工精神、军工标准、军工质量全方位融入大学生行为规范教育。以科技文化艺术活动为平台,按照校级活动精品化、系级活动特色化、班级活动大众化原则,统筹规划校园文化活动,创新活动方式,形成特色、办出精品。


第四章   规划实施与保障

保障规划有效实施,需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强化各单位主体责任,科学配置资源,形成规划实施合力。学校将通过多种形式增强师生员工对学校“十四五”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的认同感,使规划实施过程成为凝聚人心、群策群力、共谋发展的过程。

一、注重规划任务落实,加强评估考核强化对本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综合评价考核,做到“决策部署以规划为依据,工作目标以规划为指南,考核工作以规划实施效果为主要标准”,切实发挥规划的引领性,维护规划的权威性。本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任务和关键指标落实到部门、落实到学院。分解落实的指标是学校绩效考核、资源配置、宏观调控的基本依据,纳入到年度考核指标体系。完善规划中期评估和末期全面评估制度,评估结果作为各单位负责人聘期考核的重要依据。

二、建立健全规划体系,注重规划衔接。党建与思想政治建设、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校园基础设施与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等专项规划、二级学院规划要与本规划相衔接,切实贯彻本规划的战略意图和主要任务,形成以总体规划为统领,专项规划、学院规划为支撑的发展规划体系。各部门要依据本规划制定具体实施意见,年度计划要与总体规划相衔接,并滚动落实。

三、加强重大项目支撑,科学配置资源。“十四五”期间,学校财务预算要与重大项目实施相衔接,加大资金整合力度,确保投向关键环节与重点领域。实行规划目标责任制,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和实施进度要求,分解明确年度目标、工作指标和推进措施,确保目标任务顺利实现。

附件: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主要建设任务年度分解表



附件

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主要建设任务年度分解表

分类目标

具体目标

年度分解目标

牵头部门

属性

备注

说明

序号

指标名称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1、全面加强党的领导

1

建成省级“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校

1

0

0

0

0

宣传部

约束性


自定指标

2

创建省级“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国家级“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1

0

1

0

1

组织人事处

预期性


自定指标

3

争创市级及以上“党建工作领航计划”2项以上

0

1

0

1

0

组织人事处

预期性


自定指标

4

形成具有示范效应的“党建+”提质增效品牌项目2个以上

0

1

1

0

0

组织人事处

约束性


自定指标

5

新增国家级思政课教学创新团队、国家级思政课示范课堂、国家级课程思政教育案例2个以上

0

0

1

1

0

马克思主义学院

约束性

累计

自定指标

职教大会

6

培育省级以上课程思政教学团队、教学名师10个以上

2

2

2

2

2

马克思主义学院

预期性

累计

自定指标

职教大会

7

课程思政研究项目20个以上

4

4

4

4

4

教务处

约束性

累计

自定指标

8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50门以上

10

10

10

10

10

教务处

约束性

累计

自定指标

9

每年遴选10名素质优良、业绩突出的管理能手,10名技艺精湛、师生爱戴的能工巧匠,10名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勇于创新的服务标兵,授予“党员先锋示范岗”

30

30

30

30

30

组织人事处

约束性


自定指标

10

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每年选拔100名以上品学兼优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

100

100

100

100

100

团委

约束性


自定指标

11

每年组建不少于10支实践服务团队

10

10

10

10

10

团委

约束性


自定指标

12

每年定期举办“我们的节日”“道德讲堂”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教育活动

1

1

1

1

1

宣传部

约束性


自定指标

2、打造省域高水平专业群

13

建设打造智能制造(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军地两用高水平高职专业群

1

1

1

1

1

机械技术学院

约束性


职本指标

14

建设打造智能控制(机电一体化技术)军地两用特色高水平高职专业群

1

1

1

1

1

电气技术学院

约束性


职本指标

15

建设打造新能源汽车(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高水平高职专业群

1

1

1

1

1

汽车技术学院

约束性


职本指标

16

建设打造大数据技术高水平高职专业群

1

1

1

1

1

信息技术学院

约束性


职本指标

17

建设打造数字商务高水平高职专业群

1

1

1

1

1

经贸管理学院

预期性


自定指标

18

建设打造智能建造高水平高职专业群

1

1

1

1

1

城市建设学院

预期性


自定指标

19

联合举办职业教育本科专业4个以上

4

4

4

4

4

教务处

约束性


自定指标

职教大会

20

实现本科在校生规模1000人以上

550

500

800

1000

1000

招生就业办公室

预期性


自定指标


21

增创国家级“课堂革命”典型案例、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国家级职业教育规划教材4个以上

0

1

2

1

0

科研处

预期性

累计

自定指标

3、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

22

持续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高水平专业群在校学生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获取率达到100%

100%

100%

100%

100%

100%

继续教育学院

约束性


自定指标

23

实现学生在省级以上职业技能竞赛、创新创业大赛上获奖400项左右

50

70

90

90

120

教务处

约束性


自定指标

24

国赛获奖50项左右

5

10

15

10

10

教务处

约束性


地高指标

25

毕业生创业率3%以上

3%

3%

3%

3%

3%

招生就业办公室

约束性


地高指标

26

省内就业率、专业对口率70%以上

70%

70%

70%

70%

70%

招生就业办公室

约束性


地高指标

27

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

95%

95%

95%

95%

95%

招生就业办公室

约束性


地高指标

28

学生、用人单位就业工作满意率达90%以上

90%

90%

90%

90%

90%

招生就业办公室

约束性


自定指标

4、打造创新服务平台

29

国家级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建设:中职、高职、本科合作院校稳定在10所以上

10

10

10

10

10

校企合作办

约束性


自定指标

30

国家级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建设:每届合作学生人数在1000人以上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校企合作办

约束性


自定指标

31

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年均技术服务与培训到账经费达1000万元以上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校企合作办、科研处

约束性

年均

职本指标

32

新增省级科研服务平台、实训基地、大师工作室5个以上

1

1

1

1

1

科研处

约束性

累计

自定指标

33

省级以上自然科学课题数年均10项以上

10

10

10

10

10

科研处

约束性

累计

自定指标

34

力争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以上

0

0

1

0

1

科研处

预期性


自定指标

5、打造高水平“双师型”队伍

35

专任教师总量达到450人

200

280

350

410

450

组织人事处

约束性


职本指标

36

专任教师硕士学位比例超过50%

30%

35%

40%

45%

50%

组织人事处

约束性


职本指标

37

学校各类正高职称教师不少于30人

13

15

20

25

30

组织人事处

约束性


职本指标

38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人数一般应不低于专任教师总数的30%

30%

30%

30%

30%

30%

组织人事处

约束性


职本指标

39

来自行业企业一线的兼职教师占比不低于专任教师总数的25%

25%

25%

25%

25%

25%

教务处

约束性


职本指标

40

“双师型”教师占比超过80%

80%

80%

80%

80%

80%

组织人事处

约束性


职本指标

41

每年至少选派60名专任教师进入企业参加岗位实践

60

60

60

60

60

组织人事处

约束性


自定指标

42

实现柔性引进和培养行业杰出技术技能大师50人

10

10

10

10

10

组织人事处

约束性


自定指标

43

实施“现代产业导师特聘岗位计划”,每年聘任10名以上智能制造行业龙头企业技术带头人来校兼任产业导师

10

10

10

10

10

组织人事处

约束性


自定指标

44

建设2个教师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

0

0

1

1

0

组织人事处

约束性


自定指标

45

培养行业有权威、国内有影响的专业群带头人5人

1

1

1

1

1

组织人事处

约束性


自定指标

46

争创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以上

0

0

1

1

0

教务处

预期性

累计

自定指标

职教大会

47

争创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国家级奖项2个以上

1

1

1

1

1

教务处

预期性

累计

自定指标

48

省级以上教学名师5个以上

1

1

1

1

1

科研处

约束性


自定指标

49

省级以上优秀教学团队5个以上

1

1

1

1

1

科研处

约束性


自定指标

50

建国家级示范性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鲁班工坊”1个以上

0

0

1

1

0

科研处、党政办

约束性

累计

自定指标

6、提升校企合作水平

51

与产教融合型企业共建产业学院,校企合作项目5个以上

1

2

2

2

2

校企合作办

约束性


职本指标

52

50%以上专业实施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

20%

30%

40%

50%

50%

教务处

约束性


地高指标

53

校企共建共享,建设1个国家级教学资源库,且应用效果良好

0

0

1

1

0

科研处

约束性

累计

地高指标

54

校企共建技术研发中心、施工工程中心、协同创新中心等,解决技术难题10项/年

10

10

10

10

10

科研处

约束性

年均

自定指标

55

科研成果转化5项/年

5

5

5

5

5

科研处

约束性

年均

自定指标

56

获得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8000个/年

6000

8000

8000

8000

8000

就业办

约束性


自定指标

7、提升服务发展水平

57

年均培训人次达在校生规模的2倍以上

1.2

1.5

1.8

2

2

继续教育学院

约束性


地高指标

58

继续教育规模达在校生规模的1/2以上

0.5

0.5

0.5

0.5

0.5

继续教育中心

约束性


地高指标

59

新建国家级示范性职工培训基地、示范性继续教育基地和优质继续教育网络课程2个以上

0

0

1

1

0

继续教育学院

预期性


自定指标

8、提升学校治理水平

60

健全内部治理体系,完善学校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制度汇编,建设以章程为核心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

1

1

1

1

1

党政办

约束性


自定指标

9、提升基础设施保障能力

61

新增校园土地800亩左右

0

1

0

0

0

总务处

约束性


职本指标

62

争取国债、申请项目补助资金、银行融资等方式获得建设资金6亿元以上

0

2

2

1

1

财务处

约束性


自定指标

63

学校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以上

0

0

0

0

1

总务处

约束性


职本指标

64

生均占地面积不低于60平方米

0

0

0

0

1

总务处

约束性


职本指标

65

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不低于30平方米

0

0

0

0

1

总务处

约束性


职本指标

66

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不低于10000元

0

0

0

0

1

国有资产办公室

约束性


职本指标

67

生均图书不低于100册的办学基础设施条件

0

0

0

0

1

图书馆

约束性


职本指标

10、提升信息化水平

68

建设国家级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学校

0

0

1

1

1

网络信息中心

预期性


自定指标

69

争创国家级示范性VR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智慧学习场馆

0

0

1

1

1

网络信息中心

预期性


自定指标

11、营造特色校园文化

70

建设省级文明单位、文明校园

1

1

1

1

1

宣传部

预期性


地高指标

71

完成《校志》、《校友风采录》编写工作

0

1

1

1

1

宣传部、招就办

约束性


自定指标

72

开展学风活动月活动

1

1

1

1

1

学生处

约束性

年均

自定指标

73

扩建校史馆、国防教育体验馆

0

0

0

1

1

宣传部

约束性


自定指标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 地址: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梅山中路56号 邮编:237011 

技术支持:网络信息中心